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狀況的科學評價
2023/06/13
2018年,我國電動汽車産銷量将達到120萬輛以上,增長率超過70%,市場占有率超過4%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良好的形勢下,未來兩年将有兩大變數:一,在 "雙積分 "政策的推動下,國外品牌電動車将進入市場。二,2020年後,政府補貼将完全退出。這将導緻中國電動車車軸市場的重大調整,對此應進行科學分析和認真準備。
1. 電力驅動将逐漸成為汽車車橋産品的主要動力來源,這是大勢所趨。推動這一變化的外部因素是世界的環保形勢和能源形勢,内部因素是動力電池、電動機等領域的技術進步,使電動汽車完全進入實用階段。世界各大汽車橋梁公司都做好了電動汽車的産品準備和發展規劃,這代表了世界汽車行業的主流觀點。雖然仍有少數專家質疑全球變暖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碳排放,質疑電動汽車橋梁在全壽命周期内的減排效果,但這并不是主流觀點。誠然,電動車産品的設計并不完善,性價比無法與傳統動力車相比,充電不方便,産品快速更新時維修率低,部分産品明顯存在迎合補貼的情況。但是,從車橋産業發展的角度來看,這些都不能阻止電動車的市場份額發展到30%。屆時,我相信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解決。
2. 在電動車車橋産業化過程中,我國采取的政策推動市場、市場推動技術進步的發展模式是成功的。實踐證明,近幾年來,我國電動車橋産業投資和人才聚集,技術進步加快。近10年來,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多,成本降低了2/3,産品更新和技術進步加快,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。同時,整車設計水平明顯提高。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和技術水平也在迅速提高。
上一頁